当前位置:朝夕网 » 情感美句 »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控心高手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控心高手

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中说:“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间;天堂变地狱,地狱变天堂。”

念头,是源自于心的想法、看法。

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与决定,往往都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选对了念头,你就选对了人生。

01

一念,定成败

古语有云:“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产生的机会,一旦丧失就不会再出现。

这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国时期,曹操率军远征乌丸。

刘备建议刘表:“曹营后方空虚,我们去偷袭,如果成功抓到皇帝,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可刘表的态度是: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一个月后,曹操大破乌丸凯旋而归。

刘表后悔了:“唉,错过机会了!”

刘备无奈道:“下次不错过就好了。”

只是,他再也没等到“下次”。

曹操平定乌丸后:

次年七月,就开始攻打刘表;八月,刘表就病逝了;九月,刘表之子就率荆州之众投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失败和成功的距离,仅在一念之间。”

但这“一念”,不只是某一瞬间,也是长期强化的结果。

有人曾采访500多名商政界名人的成功秘诀,比如坚持、勤奋、自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成功的渴望度。

这种渴望度,是过去某一瞬间的念头,经过不断的自我暗示,从“想要”变成了“一定要”。

看见心仪的女孩:

有人因“一定要结识她”而上前结识,有人却“害怕被拒绝”退避三舍。

求职面试时:

有人因“一定要这份工作”侃侃而谈,有人却怕“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地闪烁其词。

合作洽谈时:

有人因“一定要拿下它”而努力奋斗,有人却觉得“是块硬骨头”而坐以待毙。

也就是说,当机会降临时,前者是“一定要”的果断,后者则成了“想要”的犹豫。

心不唤,物不至。

自心而生的念头,决定着你的行为,而行为,则决定着你的结果。

人这一生,若能持续将“想要”的念头,转变成“一定要”,则不论顺境、逆境,都能够淡定自若、稳操胜券。

02

一念,定悲喜

哲学家叔本华说:“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自己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的确如此。

世间万象是中立的,区别只在于人的不同解读。

战国的魏国君主魏文侯,以贤德著称。

有一次,他不经意地问:“群臣认为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很多大臣纷纷拍马屁道:“您是仁德之君。”

可谋士任座却说:“您弟弟攻下的中山国,您却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如何担得起“仁德”二字!”

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吓得拔腿就跑。

这时,国相翟璜大声说:“大王的确是仁君。”

魏文侯不解。

翟璜说:“只有仁德的国君,才有敢于直言的臣子。任座一番耿直之言,正是您的‘仁德’所致啊!”

魏文侯大喜,派人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迎接,从此封其为上宾。

在心理学上,有个ABC定律。

一个人的情绪C,并不是由事件A引发的,而是由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B引起的。

当下属出错时:

你认为他“不求上进”,于是,你很恼火;

但,你也可以猜想“是否遇到什么事了”,那么,你反而会释然:我要如何帮助他。

当丈夫打牌喝酒时:

你认为他“不顾工作只顾玩”,于是,你大发脾气;

但,你也可以理解为“他的压力太大了”,那么,你反而会高兴:他知道自我排解了。

当孩子做作业磨蹭时:

你认为他“做事没有计划”,于是,你一顿催促、吼叫;

但,你也可以自省“这方面引导太少了”,那么,你反而会冷静:幸好现在还来得及。

凡此种种,念头一变,状态就会截然不同。

古诗有云:“转念关山长,行看风景异。”

一念一风景,一念一生活。

悠长人生,活的不过就是一心情。

学会转念,在一怒一喜间,在起起落落时,转出生活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03

一念,定祸福

《太上感应篇》中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上天,从不会亏待心善之人,也定不会放过作恶之辈。

《西游记》中的金池长老,极其喜爱袈裟。

当他看到唐僧的锦澜袈裟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袈裟。

于是,他再三恳求,借得袈裟观摩一晚,却心生恶念:我要长期占有!

一旁的弟子看出他的心思,说道:“不如,放火烧死他们!”

在恶念的驱使下,金池长老同意了。

而机智的孙悟空,成功借到避火罩,保护了唐僧,还将火引往了别处。

可没想到,趁着火势,黑风山的熊怪盗走了袈裟!

第二天,唐僧师徒讨要袈裟。

看着被烧毁的寺院,金池长老心生悲凉,他既拿不出袈裟,又无计可施。

一时羞愤之下,这位270岁的得道高僧,竟撞墙而死!

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

一念正,祸为福;一念邪,福变祸。

说到底,祸福相依的结局,都在一念之间。

韩信,邀功封赏“齐王”;而萧何,却拒绝赏赐,还变卖家财保障大后方。

结果,韩信遭遇“狡兔死,走狗烹”,萧何却化险为夷,高位善终。

文种,贪恋富贵而继续辅佐越王;而范蠡,却带着家眷悄然离开。

结果,文种被含冤赐死,范蠡却泛舟西湖,留下“陶朱公”的千年美誉。

明代洪应明说:“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

无论是降福还是降祸,都是循序渐进的。

有福之时,要适可而止地受用;祸来之时,要懂得自我保护、及时自救。

说到底,是福是祸,都在于自己的念头。

境随心转,相由心生。

用清净心,祸会变成福;用妄执心,福就变成祸。

《左传》中说:“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每个人的“一念”,都储藏着巨大的能量:成败交替、悲喜转换、福祸互转。

你的念头是什么样,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余生,愿我们修好每一个起心动念,在平安喜乐中一路前行、求仁得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控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