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情感美句 »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不是物质财富,而是……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不是物质财富,而是……

包利民在《心有沉香,从容优雅:那些惊艳了时光的才情女子》中说:“唯有那透着浓浓书香、静雅嫣然的美,才会如陈年佳酿般历久弥香。”

缕缕书香和那些故事,曾温暖我们走过的日子,构成我们的格局和认知。

书籍,让我们跨过生命的海洋,找寻到此生前行的方向。

悠悠书香,可以滋养我们的生命;享受读书,方能让心灵健康成长。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书香。

01.

从书中汲取的食粮,让人精神富足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三》中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读书如运动,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短时间看不出收获,久了自然能看到改变。

书中有无数人的故事,有不同的人生旅程,我们在书中认识别人,最后也在书中看到自己。

书籍,让我们窥见形形色色的人生,也见识到不一样的路途风景。

没有书籍充盈的屋子,就像没有躯壳的灵魂。

闻到书香,感受温馨;诗词赋意,丰盈内心。

世界上最美的事,莫过于一人一茶一书,潇洒自在。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同一本书读了好几遍,时而合上眼睛,把书的香气深深地吸入肺腑。我只消嗅一下书香,抚摸一下书页,便油然生出一股幸福之感。”

原来,读书的幸福,不仅是吸入的香气,还有得来的精神食粮。

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文字。

书香可安心神,读书犹如与老友聊天,不仅启智,还可医愚。

读书,让溺水的人找到求生的浮木,让迷路的人找到明灯的指引。

在饱览书香瀚韵、畅游繁华万千时,精神丰盈。

读书使人明智聪慧,一个有书香氤氲的家庭,更能将家风代代传扬。

02.

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可抗人生风雨

民国才女陈衡哲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

不仅祖父和父亲有较高的诗文造诣,连母亲也曾拜在名师门下,绘画作品在当时备受追捧。

从小饱读诗书的陈衡哲,不仅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在个性上非常独立。

受舅舅的影响,她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自己掌控命运。

在姑姑的鼓励下,她参加清华学校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出国留学。

后来回国,她曾受蔡元培的邀请,在北京大学教学。

就连冰心、林徽因、张爱玲等人,都是她的忠实粉丝。

家庭的文化底蕴,以及自我努力,让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硕士,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很喜欢一句话:“想推开你的命运之门,书籍就是最好的钥匙。”

生活中,每个人都握有书籍这把钥匙。

读书,不只是为了让人有谋生技能,它更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具有临危不惧的内心。

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有能力扛起肩上的担子。

03.

有书香氤氲的家庭,能将家风传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因为一个家庭能长久延续的不是钱财,而是诗书。

作家梁晓声曾称,读书能让人用更理性的角度看事情,用更全面客观的态度看问题。

梁晓声的母亲是文盲,但姥爷教过私塾。

大字不识的母亲,将从姥爷那听来的故事,如数家珍地道来,讲给梁晓声听,在他幼小的心田播下文学的种子。

在那些贫穷的岁月里,为了给他买一支钢笔,母亲去拉板车挣钱;

为了给他买1.5元一本的《青年近卫军》,拮据的母亲拿出为数不多的毛票,数出钱给他买书。

梁晓声曾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

人生在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生活是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抛弃过往,不断前行的过程。

没有书香浸染的家庭,孩子长大后,不管是能力还是性格,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而在书香氤氲的家庭中成长,孩子不仅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在耳濡目染中,将家风一代代传承。

04

培根:“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读书的意义源远流长,不仅能增长学识,也能增长见识。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书香。

有书香的家庭,家里有温度,不仅可抵抗风雨,也能将家风传承。

喜欢阅读,更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书香常伴,是此生最好走的路程。

读书,不仅可以摆脱内心的桎梏,也是为了救赎遇困的自己。

往后余生,让我们常读好书,在书香氤氲之中,收获成长,也收获惊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不是物质财富,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