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中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中

摘要:作为一名新任的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表示,她将认真履职,积极学习,把党的二十大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施工图”。

“80后”的盛弘是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她工作所在的荣华居民区是中国首个涉外居民区,居住着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户、3.2万名中外居民,素有“小小联合国”之称。

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盛弘的日程比之前更加忙碌。“这两天,几乎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要和助餐外卖员沟通助老餐最后100m服务的事项,也要去关心一下我们社区业委会的换届筹备。而且,马上又要3·5学雷锋和妇女节了,相关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作为“小巷总理”,盛弘很关注邻里街坊的琐碎日常——家门口的社区服务够不够好、民生事项还有哪些短板,都是她调研的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盛弘说,这一次,她将把在服务民众过程中听到的“民声”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民生”更好地落地。

聚焦家门口“小而精”空间建设

“上海这两年有一个热词:十五分钟生活圈。而我所在古北市民中心设立了餐饮、医疗、法务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在空间整合上作了一定的探索。但是,社区服务做到优质均衡了吗?每个居民步行一刻钟内,就能吃上助老餐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盛弘走访调研了二十余家社区中心。

她发现,家门口微空间的布点不够,一站式的服务功能还需加强。“如今,绝大部分市民不愁吃穿,对家门口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举个例子,我们对社区食堂的要求不再是‘有’或者‘没有’了,而是:口味好不好,卫生情况如何,结算方式对老人是否友好等。同样的,微空间所提供的项目也应该根据居民需求动态变化。”

对此,盛弘准备向大会递交一份《关于打造更多家门口一站式美好生活微空间的建议》。她认为,应制定政策标准,推进一站式整体服务,并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增强服务效能,提升服务品质。“要提供匹配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服务,需要高素质人才。”然而,盛弘了解下来,很多高校里就读社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没有从事相关工作,其原因就是社区的人才晋升通道存在壁垒,薪酬缺乏吸引力,职业认同感不高。为此,她建议我要创新现代化工作方式,包括创新服务人才培育方式。

探索“融”国际社区工作法

“书记,你好呀,我要找你反映个问题。”每天,盛弘的“必修课”就是在社区、单位溜达,确保自己能被居民找到。她说,“走社区”,和居民闲话家常是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功,“有时聊着聊着就聊出了想法。”而在扎根社区的十多年里,她处理繁杂多元的国际社区事务,也开创了许多新模式。

比如,针对不同背景的国际居民需求结构复杂、文化结构多元等特点,她积极探索国际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机制和新方法,逐步形成了“服务为先、文化为媒、治理为魂”的“融”国际社区工作法,促进了中外居民的情感融合、文化融合、价值融合。

2014年,荣华居委会搭建了古北市民议事厅。这是由中外居民组成的协商议事平台。“不管是五湖四海,还是五洲四海,我都希望能够他们能更好地融进我们的社区。因此,我会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古北市民议事厅,邀请国际友人来参与我们国家和地方法律的修改,让他们能够近距离了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盛弘说。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调研,首次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更让她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她也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融入到基层治理的点点滴滴。“围绕中外居民关心的文明养宠、垃圾分类、小区停车等社区治理难题,我们会依托议事厅开展民主协商,并形成了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的运作规则。”

作为一名新任的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表示,她将认真履职,积极学习,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施工图”和“实景图”,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催生出更多的鲜活故事和生动实践,在“小小联合国”做好“大管家”践行“大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