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科普知识 » “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太岁”的生长违背了自然规律?

“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太岁”的生长违背了自然规律?

对“太岁”这个名称,人们非常熟悉,民间有诸如“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之类的说法。

“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太岁”的生长违背了自然规律?

好像“太岁”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东西,有一种无穷的力量,谁也不敢去惹它,否则就会闯祸。

那么,“太岁”到底为何物,民间这样害怕它呢?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谁也说法不了谁,只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准确的答案。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太岁”由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演变而来

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太岁”为我国古代古代星辰崇拜有关,也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古人将“太岁”与岁星对应星。因此,“太岁”与岁星有密切的关系。

战国时荀况撰写的典籍《荀子·儒效》中就有了关于“太岁”的记载: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曰,以兵忌东南而迎太岁。”

显然,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太岁”这一名称,指的就是岁星,岁星就是现在天文学上的木星。

由此,古代堪舆家将太岁应用于建筑,他们认为,太岁就对应于天上岁星方位所在的地上的凶神,并以此占卜凶吉。他们根据岁星的位置,推测和确定地上太岁所在的方位。

如果在太岁的方位兴工功土,就称为触犯“太岁”,会让主事之人,或者主人遭灾。这也就是“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来源。

后来,我国古代道教兴起,道教将“太岁”列为“太岁神”,因此,“太岁”又是我国古代道教的神灵。

在道教中,“太岁神”实际上也是星宿,是一种神格化的星宿。按照道教的说法,天上有诸多星宿值班,一年一轮换,当轮到“太岁”值班的年份,称之为“值年太岁”,或者“流年太岁”。

据宋代徐大升所著的《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

我们平时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流年不利”,就是由此而来。

实际上,此种说法在汉代汉代的移居和建房的风俗之中,就已经流传了。无神论者、哲学家王充在《论衡·难岁》有记述:

“移徙法曰:‘徙抵太岁凶,负太岁变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破,故皆凶也。假太岁在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变皆避之。”

王充对当时这种风俗是持批判态度的,并在他的著作中极力驳斥。

二、“太岁”是一种特别的生物

汉代以后,民间不满足“太岁”过于虚幻,而是靠臆说,托付于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生物,将这些生物称为“太岁”。

比如,古籍《酉阳杂俎·续集》之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莱州即墨县有百生五丰兄弟三人,丰不信方位所忌,尝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同,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惟一女存焉。”

现在一些学者研读这段文字后,认为此种所谓的太岁,实际上是白膜菌。

民间还有一些把肉灵芝等菌类,以及一些大型软体动物也称为“太岁”。

在我国民间,像此类说法还有很多,甚至还有把长在陆地上的特殊生物称为“土太岁”,把在水里生活的特殊生物称为“水太岁”,把坚硬如石的特殊生物称为“石太岁”。

自然界的生物都按其自身规律生长,这些所谓的“太岁”,既然是自然界的生物,再特殊也离不开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也就不存违背自然规律之说,只是自然界还有很多未知领,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和认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太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说“太岁”的生长违背了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