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歌、舞、乐一体的祭孔乐舞,历时两千年,在隋朝发生大变革的原因

歌、舞、乐一体的祭孔乐舞,历时两千年,在隋朝发生大变革的原因

祭孔乐舞是用于追忆孔子的祭祀活动的乐舞,集歌、乐、舞三者为一体,是祭孔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最早有乐舞的祭孔活动是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9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祭孔乐舞历时两千多年,但是在隋朝这个只持续了37年的短暂王朝中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隋朝以前,一直都是以郊庙之乐祭祀孔子,隋朝时期正式改革成了以祭祀孔子为专题的祭孔乐舞,隋朝的专题祭孔乐舞对之后1400多年的祭孔乐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隋之前的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遵循了我国雅乐的基本特征,集乐、舞、歌诗、礼四个部分为一身,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底蕴。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有具备乐舞的祭孔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就已经开始使用乐舞祭祀孔子。但是在隋朝之前,并没有以祭祀孔子为专题的专题祭孔乐舞,祭孔之时所用乐舞多借用郊庙之乐。

1、祭孔活动的起源

在孔子去世后不久(约公元前479-478年),鲁哀公就将孔子的三间故宅立为庙以祭祀孔子,这是对于历史上孔庙建庙最早的记叙。自春秋之际始,每年祭祀尊奉孔子已成为鲁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保留下来。

鲁哀公的这次祭孔活动是中国孔庙的最早的起源,更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君王祭孔的一个开端,而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自淮南过鲁,“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则是真正的封建皇帝祭孔之始。

2、祭孔乐舞的产生

祭孔乐舞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孔子去世后先有祭祀孔子的祭孔活动,继而才会出现祭孔之时使用乐舞这种现象。祭孔活动的发展与成熟,对于祭孔乐舞的要求不断提升,随之才会产生以追忆孔子为专题的专题祭孔乐舞。

最早的封建皇帝祭祀孔子的记载,是汉高祖刘邦十二年过鲁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所谓“太牢”,是根据牲畜的不同搭配划分出的一种较高的祭祀规格。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汉高祖祭孔时并没有使用乐舞,而是仅使用了高规格的进献牲畜的礼仪,而不具备乐舞。

《阙里志》中对于孔子祭祀用乐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85年,即东汉时期汉章帝元和二年。

“章帝元和二年东狩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作六代之乐亲御讲堂”。这里明确记载汉章帝祭祀孔子之时使用了太牢之礼,并使用了《六代之乐》乐舞。

汉章帝虽使用《六代之乐》祭祀孔子,但在整个汉代的历史中只有仅此一次,祭祀的行为具有偶然性,因此并不能体现出这段历史时期祭孔乐舞的通用规格。

3、祭孔乐舞规格的确立

祭孔乐舞属于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和舞蹈以及歌诗的规格中体现礼制和等级是礼乐的一大重要特点,祭孔乐舞的规格要遵循国家的礼乐制度。汉代时期的祭孔乐舞虽然使用了祭祀天神的《六代之乐》,但是规格却没有得到朝廷正式的钦定。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元嘉年间(约公元445年),裴松等人向皇上提议祭孔之时,舞用八佾,但因为郊乐的乐器条件未能配备,所以暂且乐用“登歌”。

“六代之乐”、“登歌”、郊庙之乐等用来祭祀孔子的乐舞,都是用来祭祀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或者是先祖的乐舞,其歌诗内容与孔子并无关系。但是这却是隋朝专题祭孔乐舞产生的一个必经的酝酿阶段。

经过从春秋末年开始到隋朝近一千年的漫长酝酿,祭孔乐舞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其中包含了皇帝祭孔的开端、国学郡县祀孔的开端,孔子弟子从祀的开启、祭孔乐舞规格由国家钦定等一系列的从无到有的突破,为隋朝专题祭孔乐舞的产生积蓄了足够的动力。

4、专题祭孔乐舞的出现

专题祭孔乐舞形式的正式确立是在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国家政权稳定后,隋文帝即令牛弘等人“兴礼作乐”,制定了一套名曰“夏”的国家礼乐,适用于祭祀郊庙、社稷、宗庙等不同场合,其名称也有传承华夏正统之意。

隋朝制定的这套国家国家礼乐中,除了延续前朝传统的祭祀山川河流、郊庙社稷以及祖先的礼乐外,出现了以祭祀孔子为专题的祭孔乐章。隋朝的祭孔乐章名为《诚夏》,歌颂赞扬了孔子“删诗正乐”等功德。这是祭孔乐舞的发展历史中,第一个为祭祀孔子专门创作乐舞的朝代,专题祭孔乐舞的形式正式确立。

二、隋朝专题祭孔乐舞产生的渊源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存在时间较为短暂,但是历史事件却极其丰富的朝代。在人才选拔上,首次推行科举制,打破了以往世家贵族在朝廷和官场的垄断局面,让寒门子弟有机会出仕为官。

在外交方面,隋朝时期平定四方少数民族,附属国家臣服,国家安定,一度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帝国盛世局面;在制礼方面,隋朝统治者重修礼制,牛弘等人修定五礼达一百卷之多;而在礼乐体系中也产生了专题祭孔乐舞。

1、国家一统是隋朝专题祭孔乐舞产生的重要前提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东汉末年开始,古代的中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分裂时期,除了在西晋时短短不到五十年的统一,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都是长期的汉胡杂居混战时期。

长达三百年的分裂时期,也是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西晋灭亡后,西晋宗室的南迁建立了东晋政权,和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形成对立政权。这是我国南北政权对立的开始,基本上形成了南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对峙形势。

而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隋朝政权统一南北,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稳定繁荣。隋朝时期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为礼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专题祭孔乐舞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是专题祭孔乐舞得以在隋朝产生的重要前提。

2、兴礼作乐是隋朝专题祭孔乐舞确立的重要保障

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国定”则“兴礼作乐”,“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观念在周朝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得以坚持和沿袭。拥有一套完善的能够体现国家和君主尊严的礼乐制度,对于历代统治者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礼乐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对于礼乐的重视程度已经和国家尊严画上了等号,事关国家的脸面,这一点隋文帝也不能免俗。隋文帝杨坚对于制礼作乐十分重视,这对于隋朝国家礼乐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礼乐体制的建立对于隋朝的统治者来说也有从国家的文化层面实现统一的意义。

3、尊孔与科举是隋朝专题祭孔乐舞发展的思想动力

以科举的形式网罗天下的贤良之士,对于以往世家望族的官家子弟垄断官场的局面造成了重创,统治者得以收回权力的同时却也让平民子弟有了光耀门楣的机会,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件既得权力又得民心的一举两得的好事。在社会上掀起了“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潮流。

而作为儒家的创始人的领导者的孔子,自然而然的受到了读书人的尊崇,同时也受到了的普通百姓们的尊崇。这就在社会上广泛的引起了对于孔子的尊崇和敬仰,为祭祀孔子赢得了来自于民间的支持。

另一方面,统治者对于儒家的教化人心的作用十分赞同。孔子和儒家学说都宣扬“仁”“德”“礼”,这对于淳化民风,提高国民素质也有积极的影响。可见,尊孔思想既具有民众基础,又得到了统治者的官方认可,这成为专题祭孔乐舞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全社会性的思想动力。

三、隋朝专题祭孔乐舞的艺术特征

1、隋朝祭孔乐舞的乐

朝初修定礼乐之时,牛弘曾奏请依“五声”、“六律”、“旋相为宫”的古制为国家雅乐定调。对“迎气”,即迎接四季、祈求丰年和祭祀用乐等都做了规定,但隋文帝崇尚古朴简约的音乐,反对作“旋宫之乐”,于是牛弘等人再次议乐。

牛弘等人再次议定后,认为无法完全按照隋高祖的要求进行定调,所以就举了前朝雅乐的例子,以及古时制乐作乐大家的音乐理论,向皇帝解释何为五声十二律,以及其对于音乐的风格、色彩以及旋律的重要影响。

牛弘等人的上奏,旁征博引,从阴阳和气运等方面对于国家礼乐的定调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和分析,同时迎合隋文帝之作华夏正统雅乐的心理,最终得到允许施行。至此,隋朝雅乐定调,仅奏黄钟一宫,祭祀宴飨用一调,迎春、夏、秋、冬四季之神用五调。

而隋朝专题祭孔乐舞使用登歌的形式,即乐师登堂奏歌。隋朝时期对于登歌依据前代的先例进行了一些改革,确定了登歌有十四个乐人承担,对于歌者和奏乐者的方位、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服饰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隋朝的专题祭孔乐舞所使用的乐器为钟、磬、琴、瑟、筝、筑、笙、竽、箫、笛、埙、篪共十一种乐器。

2、隋朝祭孔乐舞的礼制和歌诗

乐舞舞蹈的起源来自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宗教性舞蹈。原始社会古老的信仰将舞蹈与神明联系在一起,成为原始文明的一大特征。这种方式被保存下来,延续到了人本主义文化的时期,形成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隋朝专题祭孔乐舞的歌诗是可以体现隋朝祭孔乐舞专题性特点的最大的外部特征。乐舞祭孔自春秋末年就有,而所谓专题祭孔乐舞,是指专门在乐舞的歌诗部分呈现出对孔子的尊崇和纪念,这是隋朝祭孔乐舞最大的革新性的特征所在。

隋朝的专题祭孔乐舞首次为孔子歌功颂德,将孔子的功绩以乐舞的形式公诸于世。这实际上是统治者用来推崇孔子的儒家君臣观念,巩固君权的一种更为直接的、受面更广的方式,也是推崇儒家的一些有利于移风易俗、教化于民的观念的有效形式。

后世祭孔乐舞的乐章基本上都沿用了隋朝专题祭孔乐舞四言的格律形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朝的专题祭孔乐舞具有很强的可效性,为后世祭孔乐舞的创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结尾

专题祭孔乐舞自隋朝时期产生,一直以专题祭孔乐舞的形式延续发展到清末民初,延续了千年之久。在隋朝祭孔乐舞产生之初,其代表着隋朝的国家雅乐水平和整体的国家雅乐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歌、舞、乐一体的祭孔乐舞,历时两千年,在隋朝发生大变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