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科普知识 » 为何中国在新时代重燃运河之梦:平陆运河背后的战略考量

为何中国在新时代重燃运河之梦:平陆运河背后的战略考量

《为何中国在新时代重燃运河之梦:平陆运河背后的战略考量》

当我们提及“运河”一词时,许多人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它与古代社会联系起来,认为这种运输方式已被时代所淘汰。然而,近年来,中国却决定投资逾700亿元人民币,着手修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条运河——平陆运河。这一消息迅速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不少网民对此表示困惑:被誉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为何不选择修建铁路,反而要回归这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并且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

谈及运河,我们并不陌生。在古代,人们凭借智慧和勤劳,修建运河将水域连接起来,这些水道的兴衰变迁,不仅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了文化与经济交融的纽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修建运河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先秦时期,齐国就建成了连接临淄至胶州的“临淄渠”,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运河之一。然而,真正使运河成为交通命脉的则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它的修建不仅连接了中国南北,更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运河的交通地位,运河似乎已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淡出。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为何如今基建实力强大的中国,却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修建平陆运河呢?

平陆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起横州市,西至钦州港,全长约134.2公里,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若该运河建成,将彻底改变我国的物流格局,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广西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自古以来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不仅山峦起伏,而且水资源丰富。按理说,本应依靠海洋资源的广西,近年来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尽管这里也有自己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等沿海港口,但绝大多数物流货物并未选择广西的港口,而是舍近求远选择其他港口。

这种现象看似令人费解,实则与广西的地形地势密切相关。广西的地势千差万别,包括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山峦重叠,拥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等山脉,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最高海拔超过1000米。从整体上看,广西的东南部分边缘存在众多缺口,使其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这种地形特征对河流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势条件下,广西的大多数河流选择了东西走向而非南北向。由于广西与广东接壤,且位于广西的东南面,因此多条江河自西向东蜿蜒而下,为广东提供了便捷的水路交通通道。

尽管广西拥有多个通海港口,但由于物流吞吐量较小,始终无法与广东、江苏和山东等地的出海港相媲美,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广西的近海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必须开辟水上运输通道。平塘江口至钦州以北钦江之间的这段水路是广西的黄金水道。一旦打通这条水路,便可实现水陆联运的效果,充分发掘北部湾的地理优势。因此,修建平陆运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2022年,平陆运河项目正式启动,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超过600台大型机械在广阔的田野上穿梭忙碌,无数工人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这项宏伟的工程中。然而,耗资700亿元的平陆运河并非易事。首先,整条运河需要从南宁穿越钦州,最终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在多山的广西地区修建这样一条长运河不仅耗资巨大,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其次,除了基本的航道建设外,还需要进行阶梯饮水工程建设,这是一项同样耗资巨大的工程。阶梯饮水工程旨在为河道水源进行补给。如果航道中存在较大的水位落差而无法直接衔接,则需要人工挖掘运河以补充水源。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技术支持,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运河工程还需考虑到水域内原有的桥梁、公路和建筑等设施。这些原有的“障碍物”在新的航道规划中需要进行拆除或重建处理,以确保河道的畅通无阻。根据运河135公里的长度估算,预计最终将挖出约4亿立方米的土石方量,达到三峡土石方量的三倍左右。

对于广西而言,平陆运河的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的物流效率和经济活力,还将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作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建设无疑将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为何中国在新时代重燃运河之梦:平陆运河背后的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