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之争,是炎帝与黄帝各自领导的部落之间的战争。
这场中古大战,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碰撞与融合,也象征着原始部落联盟走向解体与奴隶社会的萌芽。
炎帝与黄帝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交战双方首领——炎帝与黄帝。
炎帝,号神农氏。“神农氏”这一尊称,是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
炎帝首要的功绩在于农业。他教人们在开垦过的田地上播种五谷,从此才有了供人食用的农作物。炎帝还发明了用于除草的农具“钽耨”(chú nòu),和用于翻整土地的农具“耒耜”(lěi sì)。
从传说形象上看,炎帝神农氏牛首人身,似乎也暗示着他与牛耕的关系。
以上种种,均可说明炎帝所代表的是典型的农耕民族。
“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xǐng)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病,死伤之命。”——《太平御览》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纪》
“神农之时……为耒耜钽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绎(yì)史》卷四引《周书》
炎帝神农氏
黄帝,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有熊氏”是狩猎民族易用的名号。
游牧民族一般都有狩猎的生产活动,他们以兽为图腾,以兽名来自称。
《史记》中说,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又说黄帝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
据此看,这是一个主要从事游牧兼营不定居农业的族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黄帝族的武力值较强。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史记·五帝本纪》
炎黄之争第一阶段: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在阪泉的原野上大战,黄帝命熊、狼等走兽为先锋,以雕、鹰等飞禽为旗帜,经过三次战役,最终打败炎帝。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熊、罴(pí)、狼、豹、䝙(chū)、虎为前驱,以雕、鹖(hé)、鹰、鸢(yuān)为旗帜。”——《列子·黄帝篇》
“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大戴礼·五帝德》
《绎史》中说炎帝和黄帝发生战争,是因为“道”不同,那他们各自的“道”又是什么呢?
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chǔ)。”——《绎(yì)史》卷一引贾谊《新书》
史记中说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说明炎帝建立的部落联盟走向解体,炎帝的“道”即他的治世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
黄帝取而代之,建立了新的“道”,应是近于奴隶社会的治世方式。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制定君臣上下之义,在明堂受封百官之职,对内实施刑罚,对外用兵征讨逆,表明黄帝时代已出现奴隶社会的萌芽。
阪泉大战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次剧烈震荡。
“黄帝之治天下也,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廷。”——《路史·发挥二》引《程子》
“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商君书·画策》
黄帝有熊氏
炎黄之争第二阶段:逐鹿之战炎帝兵败,其后裔蚩尤举兵为炎帝复仇。
在原来黄、炎作战的战场阪泉或涿鹿(其实二地同属一地,阪泉只是涿鹿附近的一个小地名)与黄帝大战了一场。
“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路史·后纪四》
蚩尤制造了各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
应龙蓄积了很多水,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制造了一场大风雨。
黄帝就降下名叫魃的天女来助战,风雨就止住了,于是应龙得以杀死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 汉画像石
炎黄之争的余波:刑天断首炎帝的手下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刑天的头,把他的头埋在常羊山。
刑天就以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舞动大斧继续作战。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
为什么说刑天是炎帝派系的人?
《路史·后纪三》说:“(神农)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
”“邢天”就是“刑天”的另一种写法,可知传说他是炎帝神农的臣属。
又刑天葬首的常羊山,也是炎帝神农的降生地,则刑天是炎帝系的人物更无可疑。
“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玉函山房辑佚(yì)书》辑《春秋纬元命苞》
炎黄之争的余波:共工触山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夺帝位,共工发怒碰倒了西北方的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淮南子·天文训》
共工是炎帝的后裔,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因而共工和颛顼的斗争,实在是炎帝兵败,共工继续举兵为炎帝复仇。
“炎帝……生祝融,祝融……生共工。“黄帝……生帝颛顼”。——《山海经·海内经》
炎黄之争的余波:禹诛相柳共工有一个臣子名叫相柳,蛇的身子上长了九个头,把身体盘成一团,占据着九座山里的食物。
他所呕吐和停留过的地方,立即变成大沼泽,沼泽的气味不是辛辣就是苦涩,野兽都不能在这种地方居住。大禹堵塞洪水的时候杀死了相繇。
相柳流出来的血又腥又臭,使得它喷洒过的地方谷物根本不能生长,那地方还会水涝成灾,人就不能居住。
大禹填塞了那些土地,屡次填塞又屡次塌陷,于是只好把它挖成大池子,诸帝用挖出的土造了几座高台,这些高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yáo),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呕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īn)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rèn)三沮(jù),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禹画像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大禹是在治水的过程中,斩杀了相柳。
大禹为什么不先做好本职工作,而非要杀相柳?相柳只是占据着九座山里的食物,并没有阻碍治水的进程!
如果说是“为民除害”,具有神性的大禹,多少会知道一些灭掉相柳所导致的后果:五谷不升,还造成新的水涝灾害,使人不能居,明显得不偿失。
大禹宁可两败俱伤,也要诛杀共工之臣相柳,定是有其深层原因。
想找到真正的答案,得先梳理一下大禹和相柳背后的关系。
大禹是颛顼的六世孙,是黄帝的后裔。
而大禹的杀父仇人祝融,正是共工的父亲,他们是炎帝的后裔。
因此禹诛杀共工手下大将相柳,可以看作炎黄两派斗争的延续,亦可看作禹变相为父报仇。
“颛顼五世而生鲧(gǔn)”——《世本》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山海经·海内经》
至于为什么鲧会腹生禹,在史料里的中国史前大洪水传说这篇文章亦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