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生活居家 » 中国经学的制度特征及表达逻辑

中国经学的制度特征及表达逻辑

中国古代经学是一个信仰、思想、知识、文献、政教的综合体,它渊源于上古时代的封建礼乐制度,其中的卜筮、歌诗、礼仪与历史档案,经过不断地选择、阐释,由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派加以总结、编纂、传授,在汉代被确

中国古代经学是一个信仰、思想、知识、文献、政教的综合体,它渊源于上古时代的封建礼乐制度,其中的卜筮、歌诗、礼仪与历史档案,经过不断地选择、阐释,由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派加以总结、编纂、传授,在汉代被确立为统一郡县制国家的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以及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经学被定义为“王官之学”,因此被奉为思想与学术的最高范式,其区别于个体学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中的制度文化现象,对此我们尚缺乏整体的审视与系统的研究。了解中国经学的制度特征,可以深化我们对于中华传统学术形态和文化精神的认识。

经学的公共性与权威性

顾名思义,经学是关于所谓“五经”“六经”或“六艺”的学问,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阐释与实践。大概从汉代起,“六经”成为“经典”或“典籍”的代称,与其他文献形成等级差别。司马迁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孔颖达注《尚书序》“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云:“经籍,五经是也。群言,子史是也。”相对于“百家”和“群言”,“六经”并非个体的创作,而是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的“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按照章学诚的说法:“六艺非孔子之书,乃周官之旧典。”六经原本是政治制度中的典章文籍,而且很早就进入了文教制度,所谓“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在古人看来,六经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中特有的内涵:“经之与典,俱训为常”,“可以为常,故曰典籍”。常即常法、常道。董仲舒说:“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若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这些属于常道的内容,是包含在六经中的共同价值与信仰。

“经学”以及“经术”的概念也出自汉人,有所谓“守经学”、“语经学”、“博闻经学之士”、“尊修经术”、“爱好经术”等语,但经学的创始者则公推为孔子。皮锡瑞认为“孔子以前,未有经名,而已有经说”,但经学的“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吕思勉针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指出:“六经皆固有之书,而既经孔子删修,则自有孔子所取之义。为孔子之学者之重六经,亦重孔子所寓之义,而非重其固有之书也。不然,自古相传之书多矣,何以儒家独尊此六种邪?”这些观点都说明,古代的典籍只有通过阐释与传授才能成为经典,经学就是对儒家确立的经典体系的阐释。

汉武帝确立五经博士制度,意味着从古代封建制礼乐文化中编纂、阐释出来的经典已经成为统一郡县制的政教宪章,所谓“深惟《五经》之妙,皆为汉制”,“《五经》亦汉家之所立,儒生善政大义,皆出其中”。因此,经学也从先秦诸子的“家人言”转变为新的“王官之学”,个体的阐释行为转变成公共阐释行为和权力话语。来自不同师法与家法的经学立为学官博士,一则通经致用,二则培养士人,不仅要具备符合官学话语和文本机制的章句义理,而且要建构符合政教理想的公共经义,“考详同异”,“著为通义”,“通者,公也”。此后无论是唐代的《五经正义》,还是明代的《四书五经大全》,皆以汉唐经学和宋元明经学的官方集释与定说颁布流行并作为选举考试的标准,可以 “依经立义”,不能离经叛道。王官之学笼罩下的民间经学,也遵循着经学的公共话语体系展开自己的阐释。经学的章句、正义等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的解释形式也被后世经学著作乃至史学、文学、诸子学的文献所继承。

经学的制度文化

公共性与权威性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制度文化是中国经学的重要特征。韩愈的《原道》阐论“先王之教”时,就将经典视为政教制度的内容。

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因此,六经具有历史价值与信仰价值,是其他政教制度的经典根据。众所周知,制度一般被定义为法律、规范、社会组织、机构体制等,也包括习俗传统、行业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任何制度都不是预设和给定的,而是人类经验和实践的集中体现,“制”是“事”的结晶。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经学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经学是传统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组成部分,或视为“制度的经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礼是最广泛和最根本的制度,也是经典的内涵。《左传》曰:“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利行也。”又曰:“礼,王之大经也”,“言以考典,典以志经”。言说必须以典籍为根据,因为典籍是礼法的记录。自孔子开始,就关注三代礼制的损益,从礼乐制度的变革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荀子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对礼制和礼义的探求贯穿于经学之中并影响现实中的制度设计,所以,经学的文化逻辑甚至直接将六经解释为礼,董仲舒曰:“《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曹元弼云:“六经同归,其指在礼。”因此,礼学也就成为经学内部的公共话语。《礼记》中的《经解》,不仅是礼教的概说,也是最早的经学通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白虎通义》是东汉经学会议中形成的中国第一部“五经通义”类文献,其编纂体例以“礼名为纲”而不以“经义为区”,因为各经的知识与思想存在着差异,唯有在礼制的场域能够展开对话。

另一方面,经学是充分制度化的思想和学术,或视为“经学的制度”。根据体系化的经典文献及其阐释、传授机制,经学构建起学术、教育组织和思想实践方式。诸史的《经籍志》《艺文志》、礼、乐、选举、学校诸《志》中皆有涉及经学制度的记载;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以及历代《会要》《会典》、方志等也将经学的相关内容分别列入选举、职官、学校、吉礼、经籍等典章制度之中;而大量的文集、方志、家族和书院文献也有关于经学制度的内容。经学制度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类:由六经次序、著录体例、简册制度、刊行制度等构成的经籍制度;由传记、注释、经说、讲学、会议等构成的解经制度和对话机制;由博士、太学、国子监、地方学校、书院等构成的教育制度;以经义为标准的射策、对策、察举、科举等选举制度;由民间书院、社团组织、地域学派、家族教育等构成的民间经学机制。其中如经学典籍制度的叙事始于《汉书·艺文志》,不仅记叙了汉代藏书、校书制度,还将“六艺”配合“阴阳”和“五常之道”,建构了宇宙化的经典意识形态。《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儒林传》记载了师法、家法构成的学术制度和各经的教育传授体系,开创了后世史籍中《儒林传》《儒学传》以及经学内部的《传经表》《传经图》《师承记》之类的文献范式。经学制度的变迁也会影响史传的叙事体例。比如《史记》和《汉书》叙述经学传授体系皆以六经为纲,但《史记》的六经次序沿用了战国以来形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次第,而《汉书》则采用了汉代官方经籍制度中的《易》《书》《诗》《礼》《乐》《春秋》次第。再如汉魏五经博士隶属执掌礼乐的太常,晋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中国经学的制度特征及表达逻辑”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中国经学的制度特征及表达逻辑